在陆上突击方队两款坦克之后天源国际,紧随而来的是两栖突击方队。
相比让人惊艳的100坦克和100支援车,两栖突击方队三款都是老武器,都是基于08步兵战车车族的八轮车辆。ZTL-11式105毫米轮式突击炮、ZBL-08式步兵战车和ZLL-09式122毫米自行火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八轮”车族。
而之前大家都觉得会上阅兵的新八轮车族和新两栖突击车都没能登上阅兵式。
展开剩余90%新八轮车族至少已经装备三支部队,已经进入全面量产阶段。
新两栖突击车采用新底盘和无人炮塔,性能比起ZTD-05更上一层楼。
这两款武器都是解放军十四五时期列装的新装备,阅兵前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大家都希望他们能有一次正式的露面,结果没上,真是“这都半年了都宣传我啊”。
而08车族这款定型2008年的装备,也成了此次参阅最“老”的几款装备之一。
图为加了防护棚的08步兵战车,解放军一直在关注俄乌冲突,并吸取经验教训。
虽然装备是老的,但这其实代表了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的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解放军有着很强的渡海登陆作战的需求,因此在1953年就组建了海军陆战队,虽然在1957年全军组织编制调整中一度取消,但在1980年5月5日重建。
解放军海军陆战队虽然人员精锐,但受制于当时解放军两栖投送能力的限制,虽然有63式水陆两栖坦克,但陆战队基本只能靠冲锋舟抢滩登陆,存在“冲得上,打不过”的问题。
63式水陆两栖坦克是基于苏联PT-76水陆两栖坦克研发的中国第一代两栖战车,性能只能说勉强够用。
在1990年代,随着解放军新一批两栖登陆舰/艇的下水,解放军开始升级陆战队的机械装备,要保证陆战队“上得去,打得过”。成果就是以63A两栖水陆坦克和86B两栖步兵战车为代表的第二代两栖机械化装备,初步实现了海军陆战队的机械化。
86A两栖水陆坦克的主炮采用105毫米线膛炮,足够对台军的M48A3、M60A3TTS坦克构成威胁
86B步兵战车让海军陆战队实现了“人人有车坐”
但此时,海军陆战队的两栖能力并不能说能稳稳完成“冲滩”,车辆水上行驶速度慢、海上射击不精确、火力不够强等问题一直存在。现在台陆军被我们笑话的坦克车在海边排成一排进行所谓“反舟波射击”就是这对这个时候的解放军登陆部队设计的战术,在当时还是有些用的,因为当时泛水冲击的解放军两栖战车很难打中台军在掩体中的坦克。
但是你这套用到2025年,坦克还换成了M1A2T就是属实对如今解放军两栖部队的强度每个概念了。
进入2000年代,随着解放军两栖投送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071船坞登陆舰、726气垫登陆艇、各种滚装船的服役,解放军海军陆战队有条件装备更好的两栖车族,这就是著名的05式两栖车族。
071两栖登陆舰的装备是海军陆战队装备更新的基础
05式两栖车族在设计之初对标美军的EFV两栖远征战车,05式两栖突击车水上速度25公里每小时,步战车28公里每小时(是先研发的突击车,再研发的其他车型)。但随着美军EFV两栖战车的下马,05式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强的两栖战车,除了突击车和步兵战车之外,05系列车族还包括两栖装甲指挥车和工程抢救车等若干辅助型号。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两栖车族,替换掉了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两栖部队的63系列和86B,完成了两栖部队的全面机械化,是新时期我军为应对渡海作战军事斗争装备的中坚力量。
美军的EFV两栖远征战车性能非常先进,其使用的德国MT883Ka524发动机就水上最大功率2000KW,但价格也十分昂贵,加上冷战后美国缺乏假想敌而下马。
ZTD-05两栖突击车,水上速度25公里每小时
ZTD-05两栖步兵战车,水上速度28公里每小时
07B自行火炮,不是05车族但是和05车族一起装备,因为05车族底盘承载122毫米榴弹炮有困难
05式车族能够保证两栖部队快速冲上滩头,击溃守军,建立滩头阵地。其实到这时候,海军陆战队的传统任务,已经算完成了。
但解放军不会止步于此。
在2010年代新一轮军事改革中,海军陆战队得到了大幅加强,部队进行了扩编。同时,由于解放军海军075两栖攻击舰、076两栖攻击舰、726A气垫登陆艇、国产“野牛”气垫登陆舰的服役,两栖投送能力空前提高。让海军陆战队有能力投送重装武器,作战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冲滩”,而是可以在登陆后,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夺取关键设施,为后续登陆部队创造条件。
075两栖攻击舰和配套的726A气垫登陆艇,让海军陆战队有了装备并投送重型装备的基础
而大型人工港,严格来说不是为海军陆战队准备的,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两栖部队登陆成功夺取滩头后,用于投送后续重装部队的。
具体到装备上,除了上文提到的05车族的改进型,就是海军陆战队装备了大量原来装备陆军的“非专业两栖”装备,包括08车族的轮式装甲车,PCL-181型155毫米卡车炮、PGZ-09双35毫米火炮、15式轻型坦克——这还不算海军陆战队的空突部队。
海军陆战队旅的PCL-181车载榴弹炮
海军陆战队的15式轻型坦克正在倒车登上726气垫登陆艇
陆战队的PGZ-09双35自行高炮
装备红箭-10的05两栖战车
解放军海军陆战队从原来的单纯“冲滩”部队,变成了高度合成化(合成化程度甚至超过陆军合成旅,好多军迷心心念念的155毫米加榴炮下旅,海军陆战队就实现了,甚至可能有122毫米榴弹炮下营)的全域作战部队,具备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从这点上来看,有点像改革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1A1主战坦克,改革后已经撤编
在完成传统的“冲滩”任务后,海军陆战队会在海空力量的支援下,击溃台军反冲击部队(陆战队高度合成化的初衷很可能就是要抗击台军打击旅的反冲击)后,尽可能向纵深发展,占领重要设施,比如港口或机场,为后续部队登陆创造条件/接应已经跳桃园机场的空降兵。
如果能夺取港口最好,如果不能或港口已经被破坏,则固守阵地,等待人工港假设完成,滚装船送陆军重装部队上岸。
人工港不需要港口,可以让滚装船直接在滩头投送重装合成旅
解放军的海军陆战队建设愈发完善,很明显是有着明确战略目的的,对此笔者只能说:
发布于:北京市安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