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羽和平鸽振翅飞翔,盘旋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杜德配资,随后8万只彩色气球腾空而起,在空中形成一道绚丽球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这浪漫壮观的一幕,背后是一场严格精确的“读秒工程”。
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气球放飞组指挥长姚欣辰介绍,“气球放飞员是来自北京警察学院的学生,如何充气打结、控制气球大小……经过60多天严格训练,同学们已经形成肌肉记忆。平均一分钟完成7到8个气球,8万只气球在一个半小时内全部完成打结充气。”
根据测算杜德配资,从第一只气球充气到8万只气球以最好的状态升空,中间只有6个小时。放飞工作需要制定精确的工作流程。9月3日凌晨4点30分开始为第一只气球充气,6点所有气球充气完毕,8点前100个装载8万只气球的球笼全部到达指定放飞地点。
放飞过程更是精确到分秒不差。8万羽和平鸽飞向蓝天后,一边盘旋一边寻找家的方向。8万只气球腾空,既要与和平鸽完美衔接,同时也要避免对鸽子产生干扰。两个环节需要间隔1分30秒。
放飞和平鸽的瞬间,读秒开始了。倒计时10秒,指挥长发出放飞口令,60名信号员收到口令,挥动旗子打出旗语;倒计时7秒杜德配资,放飞员看到信号,拉动放飞装置,球笼在7秒内匀速开启;倒计时0秒,气球均匀腾空。
8万只气球分两排前后摆放,利用时间差形成放飞间隔,避免气球簇拥扎堆,在空中形成气球幕墙效果。姚欣辰说:“我们进行了多次测试和训练,但每天的风力不同,气球飞升速度也有差别,所以我们不光要有精确的时间规划,更需要根据活动当天的风力进行灵活判断,最终让气球幕墙完美呈现在天安门广场上空。”
此外,从3月中下旬起,工作人员与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团队用3个月的时间,对球皮厚度、升空速度、爆裂高度等各项指标进行了反复测试。“暴晒时间、温度高低都会影响气球爆裂。做测试时是三四月份,北京气温还比较低。我们专门找到符合北京9月初气候条件的南方地区进行相关实验。”姚欣辰介绍,最终确定气球充气直径约为26厘米,既不易发生爆裂,又能快速升空,气球的爆裂高度在600米至800米之间。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记者:鹿艺佳
安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